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六队大家谈
六队大家谈
淌溪流攻坚取样,跃崇山追索矿脉

发布日期:2016-04-15 浏览次数:100次

分享到:

 凤县杨家庄-西沟项目工作纪实

        陕西宝鸡凤县唐藏镇——“倒回沟”—这个曾经让玄奘法师望而却步之地。

        “通天河”—这个曾将让玄奘师徒望洋兴叹的高山深涧;

        “黄风洞”—这个曾经让玄奘师徒历经磨难的地方,如今是第六地质队唐藏项目部常年驻扎之地。

        在这里,有一支年轻、充满朝气的团队:项目负责尚小社,项目组人员石锋,杨建鹏,张力,赵国富,韩鑫,王强,冯联盟,刘焕伟。这群年轻人秉持着坚定的找矿信念,谱写着与天斗,与地斗,为国家找矿事业燃烧无悔青春的华丽篇章

        “陕西省凤县杨家庄-西沟地区金矿预查”是陕西省2014年第一批省基金空白区招标项目,我队于2014年底通过竞标方式取得该项目勘查权。

        2015年3月,项目开始野外工作,首先突击完成1:25000土壤地球化学采样。清晨,小伙子们踏着露水,迎着朝阳踏过山头,淌过溪流,披荆斩棘,穿越丛林;黄昏身负数十斤样品,浑身泥水,步履蹒跚的回到驻地,经过短暂地休息,他们立刻又开始交流着今天的工作,谈论着明天的采样线的选取。在此期间,没有一个人因为苦,因为累而退缩而不满,虽然这里居住简陋,生活单一,但工作内外却弥漫着同事之间暖暖的关怀和浓浓的情谊,正是这给了他们明天继续奋斗的希望与干劲!

        远离驻地的蒋家沟-石岭沟一带对他们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为地处高山河流发源地带“V”字型沟谷特别发育,地形切割深,山势陡峻,采样工作往往地跨数座山梁。正面进攻,体力耗费巨大,危险性高,甚至存在天黑之前走不出深沟的隐患;背面进攻却要绕一大圈到南面的草凉驿镇进入工区,这样则耗费巨大的时间代价,最后项目组决定早上提前出发优选最近的路线翻越群岭保证按时完成取样,之后长途跋涉十余公里摸黑从草凉驿出沟;翻山采样之中他们饿了只能啃干馒头,渴了喝凉水,累了席地而坐……。

        等到所有人员全部出沟,坐车回到驻地已经是满天星斗,而他们却是人困马乏,体力透支,一天连一顿正常的便饭都吃不上。尽管是在这种情况下,同志们仅是经过简单的修整又斗志满满的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行进路线和工作物品。

                            

        终于,在项目组全体工作人员一个多月的艰辛努力下,项目化探取样工作圆满完成,并在67km2的工作区圈定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30个,其中在蒋家沟一带圈定化探异常七处,并发现含金构造蚀变带五条。

        2015年冬,项目组以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和槽探的工作方法对异常进行查证。这个阶段他们依然早出晚归,翻山越岭。但让他们犯愁的是,由于工区构造蚀变带硅化强烈,刻槽取样工作真正成了“铁杵磨针”,在山高路远的情况下,刻槽机无法到达山顶,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刻槽方法:钢钎加大锤。这样工作效率变得十分低下,一整天甚至不能刻完一个槽探工程的样线。最后由于工作量大,同志们因为刻槽采样有的手被大锤砸伤,有的手抖得连饭都送不到嘴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锤锤硬是啃完了40多个槽探工程的取样工作,使得分析化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最终,在大家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超强的毅力支撑下,于2015年底—仅一年时间圆满完成了项目所设计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让人振奋的成果:三条含金构造蚀变带,最大延伸1000m,单工程刻槽样金最高品位19.6g/t!另外还发现了规模巨大的晶质石墨矿带一条。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工作之余,小伙子们还经常进行蓝球、乒乓球等文娱活动,时常保持着一幅强健的体魄和一种充满活力、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乃立足之根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迎接明天的工作,担负起为国家找矿的责任,才能真正满足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在野外闲暇之余,大家特别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互相之间地交流,再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使每个人的业务水平都在稳步上升。

        经过项目组全体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陕西省凤县杨家庄项目在2015年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找矿突破。我们相信,在队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同志们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项目组一定能够在2016年的勘查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找矿成果,为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供稿/摄影:杨建鹏/尚小社